收藏

400-616-2639

索取免费课程资料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召开第八届中国中古史青年学者国际会议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 时间:2014-08-28 15:10:00

8月23日至2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主办,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协办的“制度与权力——第八届中国中古史青年学者国际会议”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召开。

  中国人民大学留学 (https://www.liuxue114.com/renda/讯: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地区、日本、韩国、美国、澳大利亚的50余位青年学者参加了会议。
  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兼历史系主任刘后滨教授主持,历史学院院长黄兴涛教授致辞。黄兴涛院长代表历史学院欢迎与会学者的到来,并简要介绍了历史学院近几年来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他认为,青年学者代表着学术的未来,而各国研究中国的青年学者之间的彼此交流对话,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他对本次会议的组织形式、国际性以及学术前沿性均表赞赏,希望该会能对推动中国中古史研究国际化的发展做出切实贡献。
  会议分专题讨论与综合讨论两部分。会议采取每篇文章宣讲、评议后,对大会进行开放讨论的形式,从而使得每个议题都得到深入的探讨。专题讨论部分,共有19位学者在大会宣读了论文,围绕着“制度”、“权力”的诸层面,对中古时代制度的书写、解释、变革,权力的主体、运作、体现、保障等以个案研究的方式展开深入的讨论,推动了相关领域的研究。无论是旧问题的新阐释,还是新领域的探讨,都体现了对学术界研究取向的呼应。
  综合讨论部分围绕着大会的主题“制度与权力”展开,由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游自勇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历史系叶炜、日本国士馆文学部津田资久、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孟宪实、韩国汉阳大学比较历史文化研究所郑勉、台湾中兴大学历史学系蔡宗宪、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刘后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沈睿文,先后就此议题,结合自身研究,对制度与权力的各个方面发表演讲,并探讨了面临新史学的冲击,政治史和制度史研究范式的可能转变以获得突破性的发展。
  最后,刘后滨教授以“‘文书-律令-权力’框架中的制度史研究”为题进行会议总结,他认为,制度是权力的轨道,反过来说也是笼子,此次会议国际性很强,会议语言以中文为主,多种东亚语言并用,标志着80后年轻学者登上了国际学术舞台。同时,他还希望中国中古史青年学者联谊会与人大历史学院保持长久的友谊关系。
  会议期间,8月23日晚,90岁高龄的着名历史学家、北京大学历史系田余庆教授还专程到会场看望与会青年学者,并与大家座谈。田余庆教授思维敏捷,言语发人深思,回答了与会学者、旁听学者共同关心的问题,与会学者在学术史和史学研究方法等方面都受益匪浅。

中国人民大学在线填写报名表

咨询电话:400-616-2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