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400-616-2639

索取免费课程资料

中国人民大学 人大新闻学院大数据国际暑期工作坊落幕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 时间:2014-07-23 16:59:31

7月18日下午,历时五天的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安尼伯格传播学院联合举办的“大数据·建模方法与传播学研究”暑期工作坊结业仪式在公教一1506教室举行。

  中国人民大学留学 (https://www.liuxue114.com/renda/讯: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教授和宾大Sandra教授等嘉宾出席了结业仪式,仪式由新闻学院广告与传媒经济系主任丁汉青副教授主持。
  在为期五天的国际暑期工作坊中,教师们从不同角度为学员讲授了大数据研究领域的相关问题,为工作坊成员提供全局性的讲解。学员们也向老师和同学展示自己的研究设计,通过小组讨论和圆桌会议交流切磋,完善研究方案,改进研究方法,取得共同进步。
  除了课堂内容之外,主办方还组织师生们对国内领先的互联网企业腾讯公司和百度公司进行了访问。在腾讯,高级研究员蔡雄山为学员介绍了业界运用大数据的商业案例,喻国明教授、Sandra教授以及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魏凯也就大数据时代企业的机遇和责任发表了讲话。
  在百度的多媒体展示厅里,工作人员向学员展示了百度大数据相关的最新产品和应用,并和学员积极互动,对学员们学以致用起到了促进作用。
  在本次大数据国际暑期工作坊结业仪式上,喻国明教授致辞时说:“这次暑期工作坊虽然很快就结束了,但是相信大家在这个地方种下的种子在未来一定会生根、开花,并结出丰硕的果实。参加工作坊的无论是老师还是各位学员,一定会成为在新闻传播领域用大数据进行相关研究的一流学者,也能推出一流的研究成果。在这里我代表人大新闻学院感谢Sandra教授以及外方的教师团队对工作坊的全力参与、支持、指导和帮助,同时也要感谢工作团队做了十分细心的准备和服务工作,最后感谢所有的学员和参与者用自己的努力让这个工作坊变得精彩纷呈,最后大家也收获颇丰。”
  Sandra教授在结业仪式上表示,非常高兴有机会到中国来,到中国最一流的新闻学院来和青年学者一起进行大数据相关的研讨。学员们都非常有天赋,在工作坊中发表了前沿而有意义的研究,带来非常多的启发。她最后说:“谢谢所有的老师和学员,谢谢各位工作人员,谢谢人大新闻学院,我会想念这里。”
  中美教师根据学员们在工作坊中的表现评选出三名优秀学员,分别是来自美国南加州大学安尼伯格传播学院的Joshua Clark,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安尼伯格传播学院的刘佳莹和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新闻与科学传播系张伦。他们获颁优秀学员证书以及奖品。
  此外,喻国明教授教授还与Sandra教授、Javier博士和Georgios博士一起为每位正式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祝贺学员们顺利结业。颁奖结束后,教师和学员们纷纷合影留念并交流心得。新闻学院主办方还专门制作播放了国际暑期工作坊的视频回顾短片。短片记录了工作坊几天以来的点点滴滴。观看过程中教室里欢笑不断,老师和学员们一起回顾和分享这段美好的记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和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安尼伯格传播学院一直保持长期友好合作关系。此次暑期工作坊的圆满闭幕必将推动两所中美顶尖的新闻传播学院的进一步深入交流与合作。
  国际暑期工作坊期间,美方师生还接受了新闻学院宣传组同学的专访。南加州大学安尼伯格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Joshua Clark说:“通过教授的授课我学到更多的是关于方法,如何选择和运用大数据研究中的方法,他们每个人都有很充分的准备和详尽的分析。在与学员的讨论中,来自不同国家和专业背景的学员们碰撞出火花,我找到了在以后工作中可以一起合作的伙伴,这点非常宝贵。”在工作坊的几天里,到腾讯的参观给他留下了的印象最为深刻,他说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正在进行的关于大数据的商业创新超乎他的想象,自己非常愿意能通过这些企业获得有用的大数据并进行研究。Clark说:“我很喜欢这里的人们,他们非常友好热情。我也很开心能够和来自中国各地的学员们相聚在这里,他们都非常聪明,他们的想法给了我特别大的启发,期待将来能与他们更多的交流与合作。”
  在西班牙成长、英国求学美国任教的Sandra此行是第一次来到中国,她表示自己很喜欢具有历史感的城市,但北京不仅仅有悠久的历史,更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在这里能够看到人类和城市的未来。谈到新媒体技术下的新闻传播专业,Sandra明确的给出了自己的观点:“机器永远代替不了人”。当问及大数据将会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时,Sandra显得非常兴奋:“我一直在期待着大数据改变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世界变成另一幅图景。”她认为,大数据已经在为很多专家和政策制定者提供更加科学的参考,无论是政治、医学还是慈善都会受益于大数据技术。不仅如此,对于新闻传播学科Sandra也持乐观态度:“大数据为新闻传播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在二三十年前,我的老师们在做研究时需要人工手动进行编码和统计,一个研究往往要花上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与今天的研究工作有着天壤之别。今天的传播学研究引入了大数据的视角和方法,使研究发生实质性的变化。”除此之外,Sandra还鼓励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应培养辩证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她认为不管是走向新闻工作岗位还是做传播学研究,都需要保持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并加以辩证性的思维进行思考。
  访谈的最后,Sandra感谢了人大新闻学院以及暑期工作坊的所有成员。她表示,在这个中国一流的新闻学院里,看到了教师和学生对于传播学的热情和专业态度,自己很荣幸有机会能来到这里和中国的研究者们一起探讨大数据背景下的传播学前沿问题。同时也欢迎能有更多的人大学生到美国去交流学习。

中国人民大学在线填写报名表

咨询电话:400-616-2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