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400-616-2639

索取免费课程资料

中国人民大学 法学院2014届学位授予仪式暨毕业典礼举行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 时间:2014-06-24 15:58:43

  又到骊歌唱响时,弦音浩荡踏征程。6月19日的明德堂庄严神圣、热烈祥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4届学位授予仪式暨毕业典礼在这里举行。

  中国人民大学留学 (https://www.liuxue114.com/renda/讯: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靳诺教授,常务副校长王利明教授,副校长兼教务处处长洪大用教授,校长助理、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吴晓求教授,校长助理、学校办公室主任郑水泉,高铭暄、孙国华、王作富三位荣誉一级教授等参加典礼,法学院全体教师、校友代表、300余名学生家长代表与900余名毕业生共同见证了这一庄严而难忘的时刻。
  此次学位授予仪式暨毕业典礼是法学院作为全校两个试点学院之一,首次单独举办学士学位、硕士专业学位、硕士学位授予仪式。大会由法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林嘉教授主持。
  下午两点,在全场毕业生同学的起立欢呼中,与会校领导、法学院领导、教师身着庄严的导师服步入明德堂。林嘉书记兼副院长宣布法学院2014届学位授予仪式暨毕业典礼正式开始。在着名法理学家、新中国法理学奠基人孙国华教授的指挥下,全场参会人员起立,齐声高唱国歌。
  靳诺书记发表致辞,向2014届毕业生们送上了来自母校的祝福与希望。她代表学校向圆满完成学业的毕业生们表示祝贺,向辛勤培养和教导同学的老师们表示感谢,向含辛茹苦、倾注心血的家长们表示敬意。靳诺书记用三句话表达了母校对毕业生们的三点期望:第一,希望同学们常怀不忘初心、兼济天下的赤子理想,以佟柔、许崇德、高铭暄、肖扬、宋鱼水等杰出的人大法律人为榜样,秉持人大人应有的责任感、使命感,在时代的大潮中建功立业;第二,希望同学们坚守公平公正、明德明理的法治信仰,勇于明辨是非,扞卫社会发展的根基,为法治中国的宏伟蓝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第三,希望同学们践行胸怀天下、脚踏实地的人大传统,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高扬人本精神,不忘人文关怀,向苗为民、赵红玉等优秀校友学习,将心中的法律理想与脚踏实地的奋斗相统一,践行人大法律人的使命、实现人大法律人应有的价值。
  随后,法学院2014届毕业生学位授予仪式举行,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法学分会主席刘春田教授主持了授予仪式。王利明常务副校长兼副书记宣读了《中国人民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关于授予学士学位、硕士专业学位、硕士学位的决定》,授予杨馥铭等221名人学士学位,林雅莉等322人硕士专业学位,刘北溟等344人法学硕士学位。
  靳诺教授、王利明教授、洪大用教授、吴晓求教授、高铭暄教授、孙国华教授、王作富教授、韩大元教授、林嘉教授、龙翼飞教授、胡锦光教授、王轶教授、朱景文教授、杨立新教授、史际春教授、刘明祥教授、马小红教授、李艳芳教授、赵晓耕教授、叶林教授、戴玉忠教授、张新宝教授、郭禾教授、徐孟洲教授、周珂教授、冯玉军教授、谢望原教授、黎建飞教授、刘俊海教授、冯军教授、朱大旗教授、韩立余教授、李学军教授等三十余名教授先后为学士学位获得者、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硕士学位获得者颁发学位证书。毕业生在家长们的注视中,身着庄重而优雅的学位服,从老师手中郑重接过学位证书,同时也接过了一份属于人大法律人的承诺和责任,激励着毕业生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毕业典礼环节中,龙翼飞副院长代表法学院校友工作委员会宣读了《关于授予刘黎校友“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4年度杰出校友”荣誉称号的决定》。靳诺书记、王利明常务副校长向刘黎校友颁发了荣誉证书及奖杯。
  刘黎校友是法学院2000级法律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在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工作,现任奥运村民事审判庭副庭长。她扎根基层,业务精湛,先后获评全国法院先进个人、“五一”国际劳动奖章、“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等荣誉,多次荣立个人一等功、三等功。2014年,刘黎作为北京市法院系统唯一的候选人获评全国“最美基层法官”殊荣。
  刘黎校友在发言中表达了对母校、对恩师的惦念和感激之情,并与师弟师妹们分享了她十二年的工作心得。她鼓励毕业生们投身到法官行业,尽管这一职业平凡而艰难,但却温暖而荣耀;她结合几个事例告诉同学们,法律案件从来不是简单的黑与白,合理的判决既要用法律思维裁判,更要贴近国情,还要有人文关怀,唯有如此才能让公正张显、人民幸福。她对毕业生们表达了美好的祝福和期望,希望毕业生们永远牢记自己是人大法律人,坚守法律人的理想与信念,为实现法治中国梦而努力前行。
  胡锦光副院长宣读了《关于表彰2014届优秀毕业生的决定》,授予包海林等55名学生为2014届院级优秀毕业生,推荐柏林等58名学生为2014届校级优秀毕业生,推荐曹波等41名学生为2014届北京市级优秀毕业生。靳诺书记、王利明常务副校长、洪大用副校长、吴晓求常务副院长、韩大元院长一同为优秀毕业生代表颁发荣誉证书。
  今年,法学院共有25名同学响应祖国号召,志愿赴广西、贵州、甘肃等西部地区就业。杜焕芳副书记宣读了《关于表彰法学院2014届志愿赴西部就业毕业生的决定》,对法学院白淼等25名志愿赴西部就业的毕业生予以表彰,并宣布了法学院2014年度“为民奖学金”获奖学生名单,2014届毕业生黄聪颖、毛荧月、张凌、李英杰等4位同学荣获该奖。韩大元院长、时延安副院长、杨东副院长、杜焕芳副书记向获奖学生颁发了荣誉证书,送上鼓励与祝福。
  表彰和颁奖后,2014届法学硕士刘北溟同学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他以“我们就是我们的母校,我们就是我们的祖国”为发言主题,回顾了在母校学习生活六年的点滴美好记忆,表达了对母校的怀念之情和即将离去的眷恋之情。在谈到自己的国际化发展经历时,他特别感谢和感动于母校为自己提供的宝贵机会,并表达了在国际竞赛赛场上代表母校和祖国捧到奖杯时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最后,他表示,每位毕业生都不要忘记在让自己的生活更美好的同时,也要为了让母校明天更美好而努力。
  经济法教研室徐阳光副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向毕业生们送上临别赠言。他以幽默轻松的话语开场,借用《荀子》中“化性起伪”以及《大学》中“止于至善”两句作为发言主题,向同学们提出了殷切的期望。他希望同学们踏入社会,即使遇到再残酷的现实,也不要以他人的恶,影响自己的善;希望同学们做一个善良的法律人,学会珍惜每一次缘分、善待每一个生命,学会在感恩中奋力前行。他深情地说道,每一位毕业生都是人大法学院永远的牵挂和精神上的儿女,无论走到哪里,学院和老师都会为毕业生们送上最真挚的祝福。
  随后,韩大元院长为全体毕业生作了主题为“校友与缘分”的致辞。他从“校友”一词的含义谈起,提出母校与校友是一组类似于“母与子”一样不可分割的概念,校友与母校的缘分是一种终生难舍难分的情感。他同毕业生们分享了不久前参加法学院欧洲校友会成立大会时的见闻和感受,希望同学们以优秀的校友为榜样,无论将来身处何地、身担何职,都要坚守人大法律人“人文情怀、追求真理、崇尚法治、服务社会”的价值观和责任感,以出色的工作成绩和人生表现汇报母校和老师的培养。最后,他代表学院真诚地祝福每一位毕业生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健康、自信与快乐。
  在2014届本科毕业生王颖同学、法律硕士毕业生徐佐权同学的领誓下,法学院2014届毕业生全体起立,高举右拳,庄严宣誓,立下了自己对学院、对母校、对社会的郑重誓言。“从今天起,为正义与法治奋斗终生”的雄壮誓言久久回荡在明德堂中。
  最后,法学院全体毕业生齐唱《中国人民大学之歌》。“壮哉人大,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浩荡弦歌,我们阔步奋进在时代”,唱出了毕业生们对母校的依依不舍,也唱出了对未来的壮志酬筹。

相关链接:加拿大留学   英国留学  澳洲留学

中国人民大学在线填写报名表

咨询电话:400-616-2639